对于我们该如何面对情绪,常听到某些人有这样的表述:某某人说“我是强压住自己的怒火,才……”,或者一声冷笑说“哼哼,我不跟xx一般见识!”,甚至某些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表现出来“若无其事,继续谈笑风生”,我们会认为这类人很会应对情绪。
其实,这类人不是真正能正确面对情绪,往往是在力图“控制”和 “压抑”他/她的情绪!
难道能够“控制”自己的负面情绪这种提法不对吗?
所谓控制情绪,从根本讲,还是带有强制自己的意思,这里要分享的不是硬性的“控制情绪”,而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方法来舒缓和化解自己的负面情绪。
1、既接受自己的不完美,也包容别人的不完美。
2、自己有难处,别人也有难处,要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(同理心)。
3、光看对方的不好,会越看越气;尝试看对方的好,哪怕是你不喜欢的人。
1、还原事件本身,尊重事实,不下判断。例如:老总今上午批评了我。
2、我的认知。例如:先允许自己释放委屈情绪(但不要伤害他人),再分析老总批评我是因为什么?自己做错了还是老板情绪不好?
3、我的情绪反应结果。例如:如果是因为我做错了招致老板批评,我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改进工作上;如果是老板是因为他自己的情绪不好怪罪我,我不必计较,更没必要顶撞(我不能拿他的情绪不好来惩罚自己)。
1、遇到自己好的,先内归因,再外归因。例如:自己受到领导表扬,内心先归因于自己努力,再外归因于同事协助和领导的指导。
2、遇到对自己不好的,先外归因,再内归因。例如:自己销售业绩不好,被同事贬低,先归因于外部市场不好,再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。
3、注意!这种归因方式跟我们通常理解的“有问题找自己原因,出成绩找归功于他人”刚好相反,目的是通过归因降低自己的抱怨情绪。
1、一般人们理解利他行为是指:①以帮助他人为目的;②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,例如荣誉或奖品;③自愿的;④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。
2、这里的利他行为是指利他的同时来利己,不是单纯的不求回报。例如我们去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既让自己得到精神和荣誉上的满足,同时也能帮助到他人,把自己先定位于一个普通人,然后才是高尚的人,就像某些人高调做慈善一样。
1、运动舒缓法:通过激烈的运动,如跑步、登山等,从心里和生理上释放自己。
2、社会亲情支持法:通过对亲友适当的倾诉来释放自己的情绪,同时求得理解和指导。
3、笔记法:讲自己当时的烦躁的心境用笔记记录下来,在记录的过程中转移注意力。